未来战争的主旋律——城市作战
自人类建造第一座城市起,城市就成为了每个文明的中心地区。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同时也促使人类战争不断升级。在无数古代、现代大规模战争中,城市作战往往是战争双方所必须经历的最艰苦最持久的战斗。如何看待、如何进行城市作战,成为了区分军事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官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天时地利,巧夺天工
单个城市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此基础上,筑城者才会满足军事战略上的作用。但是城市群的出现丰富了城市的多样性,单一的城市也就变为了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中心等可以舍弃部分功能的城市。经济中心必然处在平原且交通发达、周围地区产物丰富,并且城市一般建立在河流、海洋旁(上海、纽约、巴黎);以军事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必然处于海、陆、空交通要道上,补给线密集且周围城市有较多生产作坊、工厂,常常有山地和森林作为掩护(阿加尼亚,马林卡,石河子);政治中心周围必然有军事重镇作为依靠,且地理上处于国家较中间位置且能有效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巴西利亚,安卡拉,新德里)。
城市的复杂多样意味着城市作战条件的不同。筑城者选择独特的城市位置和布局来满足城市的职能,这就意味着每座城市的作战方式都可能有所不同。滨海城市作战必须能能够打击敌方舰队,有切断敌方补给线的能力才能取得战术胜利。处于山地的城市则需占领高低优势,才能奠定获胜基础。对于平原上的城市则是需要有火炮优势和机动部队优势,以便在平原和城市里广泛进行有效战术行动。
人类所建造的一座座钢铁森林已经成为了地球上的新地势地貌,现代地球数万城市的存在使得城市作战变成现代战争的首要考虑情况,无数次城市作战也成为了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人类战争史中城市作战的经典代表,并且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此次战役,充分体现了在斯大林格勒中进行城市作战上特殊性。斯大林格勒的命脉在于伏尔加河,德军除了占领城市外还需控制伏尔加河,不然源源不断的补给会从河对岸、河上游输送来。整个战役中,伏尔加河畔的马马耶夫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作为整座城市的最高点,占领马马耶夫岗就可以俯攻整座城市,更可以控制伏尔加河的航运补给,谁占据马马耶夫岗,谁就能取得战斗最终胜利。虽然德军兵锋正盛,但苏军坚守山岗近6个月,直到战役结束德军也没占领该关键阵地,这是苏军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城市的密集分布打破了地理上的分割,现代战争中的作战双方要么正在进行城市作战,要么便是为了便于城市作战而作战。
逐屋巷战,智能破局
如今无边无际的城市群成为了最大的天然要塞,城市里的每一栋楼房都可能是火力点,每座建筑都可能由地下设施联通。城市的道路四通八达,使得双方运送补给的难度降低了许多,更代表着双方可以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部队作战。当然,在大型城市中,再多的部队也难以覆盖整座战场,双方都会将主要力量集中在高地、路口等一些关键地区。攻坚也便成为了城市作战的主旋律。
在现代城市作战中如何攻坚?从最近的军事冲突可以看出,现代城市对军队的武器装备带来了新的考验。在阿特木斯克战役中,瓦格纳雇佣兵虽然处于人数劣势,但也成功攻占阿特木斯克。通过分析这次战役,我们可以看出“人”的重要性,换句话来讲就是作为陆军主力的装甲部队在城市中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对于装甲部队,敌暗我明就是进行城市作战的情况,装甲车辆的巨大体积足以暴露所有人员的位置,装甲薄弱处极易遭受攻击,且装甲车辆基本依靠道路作战,这使得其成为了城市作战的累赘。反观步兵,易隐蔽、多手段进攻、地形影响较小,这些优势使得步兵成为了城市作战里攻坚的主力。
步兵城市作战攻坚,对单兵装备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单兵装备智能化方面。装备智能化,要求无人化的普及,其中无人车、无人机的运用使得城市作战发生巨大变革。装备无人化使得单兵攻坚的损失大量降低,也促使进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无人车可携带不同武器打击不同目标,而无人机则可携带不同当量炸弹进行自杀式袭击。无人机和无人车可以胜任一切侦察任务,辅助炮兵时更可以引导火炮精确打击,这都极大提高了军队的战场感知能力。同时,无人机和无人车造价较低,具有大规模装备条件,在较大城市作战时能弥补人力不足,且在运输补给方面可以无视地形精确送至每个士兵,可极大减轻城市作战中的军队补给压力。
此外,各部队力量要联合行动,需确保战场信息的互联互通,也要有资源保障来满足作战需求。各部队可以建立统一的情报处理中心,相互信息沟通来保障战术的灵活与协调。各部队也需及时与后勤协调,确保后勤部门准确知道补给情况,后勤部门则需按照部队的不同编制来运输不同的补给,并且根据作战优先程度分先后保障各部队后勤。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城市作战,往往会被误解,误解为只在城市或者城郊的作战。但是城市作战的胜利往往却并不由城市里的战斗决定,那城市作战到底是何种作战方式呢?从各个经典的城市作战战役来看,获胜方基本上是在城市之外的地区有绝对优势,城市作战更应该是在城市影响力所能辐射到的地区进行作战,这些地区包括城市下属的县乡镇等地区乃至与该城在宏观战略上相一致的城市群。
城市作战需要灵活性,战略与战术需要同时兼容并建立起优势,战略上必须成功战术上尽可能避免失败。灵活的城市作战势必要与运动战相挂钩,因为运动战可保持战略上的主动。同时,运动战必须主动收集战场信息,单兵装备的智能化更为其创造了条件,也就使得战术的制定相对合理。
论运动战则不得不提四渡赤水,四度赤水中红军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的城市作战,但对于进攻方进行城市作战的最好战略也就是不进行城市作战,只要能掌握整个战场的先发优势并进行围点打援、迂回穿插等运动战战术来消耗敌军物资、人力、精力,这就相当于在城市辐射地区掌握优势,已经达到了城市作战取胜的效果,所以就算此时国民党有大量要塞和大军的四面围堵但红军依旧能取得胜利。
将运动战融入城市作战,是现代城市作战制胜的关键。俄乌冲突中的多次城市作战已证明,攻下城市不一定是城市作战目标。再举阿特木斯克的例子,此战役的城市作战目标是占领阿特木斯克周围的高地,并不断吸引和消耗乌军兵力来阻碍乌军在其他战线的攻势。攻下阿特木斯克对俄军的意义并不大,因为2月初瓦格纳就已经占领了大多数关键高地,已经具备决战条件,但为了配合俄军整体战略布局,直到5月末才基本攻占该城市。
城市作战也天然与运动战相关联。在城市中的城市作战是双方的绞肉机,没有哪一方愿意源源不断地将军队投入城市中,城市里的军队火力难与城市外的军队相比,因为城市内很难部署重武器或大口径武器,所以城市作战的关键点在于城市外围是否有优势,这也是运动战所最先考虑的。同时,运动战经常被运用于城市市区内。在俄乌冲突中,经常会出现双方在市区互相从战线后方突袭的视频。因为城市隐蔽点过多,使得双方侦查受限,这也就进一步导致穿插活动频繁且较易成功,运动战以穿插为主要战术,城市天然为运动战设计。
城市作战,未来将会成为战争的主旋律。无论何时何地,城市作战都需考虑三点:不同城市的作战方式多样化,装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以及将运动战融入城市作战。此外,城市作战中还需考虑人道主义、国际舆论等非军事方面的压力。城市作战也将会因为这些原因成为最复杂最复合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