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启动揭榜挂帅,人形机器人是突破重点之一

 

9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其中,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产业的创新任务、突破方向是什么?工信部附上了文件,并给出了详解。

 

 

 

 

 

文件将运动控制相关的产品技术列为核心基础,包括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电机驱动器、力传感器、MEMS姿态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将旋转型电驱动关节、直线型电驱动关节、机械臂与灵巧手,以及服务于机器人行动力的高算力主控制器、高能量密度电池列为重点产品;将人形机器人的端到端仿真开发平台、人形机器人的标准、测试与评估、人形机器人的机器脑智能控制技术列为公共支撑;将面向工业制造、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慧物流、安防巡逻、服务娱乐的应用列为典型应用。

 

 

 

2025年,实现建立人形机器人高动态行走控制算法、完成系列化的高功率密度电机伺服驱动器、实现有关典型应用场景突破等一系列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人形机器人,文件将运动控制相关的产品技术列为核心基础,被列出的重点产品也紧紧围绕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零部件展开。

 

 

 

 

 

运动控制一直被称为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大脑”。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空间15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200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速5.2%,增长主要来自于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工业4.0持续发展等。

 

 

 

目前市场上高性能运动控制及伺服驱动产品的主要参与者为国外厂商,海外企业在产品丰富度、产品成熟度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以倍福为例,其22年全球销售额为15.15亿欧元,同比增长28%

 

 

 

而国内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禾川科技、华中数控、埃斯顿、雷赛智能、汇川技术、固高科技等,这些企业在运动控制、伺服驱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市场份额上均已实现一定突破。以固高科技、雷赛智能、众为兴为代表的国内品牌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等企业在伺服系统市场形成了突破,但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口红利的减弱,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迫切,“机器换人”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有着长期的内在驱动力。

 

 

 

除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外,我国以半导体、新能源、机器人、3C 电子等为代表的新兴制造需求快速增加,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从早稻田大学1972年研发的WABOT,到2022年特斯拉的Optimus,人类科学家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走过了半个世纪。国内人形机器人如今成百花齐放形势,在这一爆发浪潮下,随着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加码布局,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将有望迎来高速发展。